柔語拾句—2房2廳現代簡約舊屋翻修 台中順天視界觀

– Design Concept –
舊屋新生,拾光延續的居所詩篇
本案為舊屋翻新,屋主期望在保留原有格局與記憶感的基礎上,加入自己喜愛的材質與色彩,打造出溫馨且不壅擠的新居所。雖為小坪數主臥,卻透過格局的精心優化,成功劃出一間獨立更衣室。捨去繁複牆體,以輕隔間搭配順暢的動線設計,實現「空間物盡其用」的目標。家具進駐後仍保有餘裕,達成屋主「不擁擠」的居住理想。
在這個家中,新與舊相互成就,不只是煥然一新,更是傳承與延續的對話。每一個角落都承載著過往與未來的連結,透過設計,讓生活更靠近理想的模樣。
柔潤質感與機能並行的詩意構築
設計師秉持「新舊融合」為主軸,運用淺色調、石紋牆面與溫潤木質為基底,搭配低彩度色系,構築出一個如晨光般柔潤、層次分明又純淨簡約的家宅語彙,讓整體空間即使內藏豐富機能,視覺仍維持俐落清新。
燈光設計貫穿空間,透過間接光源、鋁槽燈與天花板弧形修飾,營造溫柔且有層次的光影變化。各區皆以高度收納思維設計,從落塵區、臥室至更衣空間,皆體現「藏於無形、用於有序」的機能哲學。






– Entry Hall –

玄關:清透木紋道出柔和的迎賓氛圍
玄關,如同一本展開的序章,輕聲述說著家的溫柔篇章。設計師以溫潤的淺木紋與霧白面板相互交錯,勾勒出純淨且節奏分明的空間語言。材質間的轉折,不只是造型,而像是一段段平靜生活裡的停頓與延伸,予人安定而內斂的第一印象。

中段開放層搭配展示燈光,設計上像是留白的詩句,讓隨手擺放的鑰匙、飾品或花藝都能自成風景。光源藏於櫃體內緣,柔和向下洗出立面紋理,使整體氣氛溫潤不刺眼,也具備夜間指引的機能。右側設有坐鞋椅區與抽屜收納,提供舒適換鞋空間,也維持設計的一致性與平衡感。櫃體底部懸空,燈光導引強化氛圍,同時兼具夜間照明與展示機能。
圓角語彙貫穿櫃體門片設計,在俐落線條中注入柔和節奏,猶如月光灑落窗邊的弧光,柔潤卻不失結構美感。這種圓角也貼心照顧使用者的手部觸感,避免碰撞或刮傷,細膩體現生活的安全與舒適。

– Living Room –

客廳:石紋靜謐如山,木質溫潤似語,老屋新生的設計連結
客廳為全家的核心,保有寬敞格局優勢,結合多功能使用概念,整體配色以溫潤米白為主,搭配清爽木質調展現出柔和不冷感的現代感家居風貌。大量收納設計悄然融入牆面與展示櫃中,不僅維持整潔美感,也提供充足機能性。整體設計透過深淺交錯與材質轉換自然銜接,從石紋、木紋到玻璃的轉場,讓空間在視覺與動線上都能順暢流動,如水般靜靜潤澤整個場域。

電視牆將石材的優雅與光影的細膩巧妙交織,選用大板石紋面材作為背景主牆,細緻脈絡宛如溪水在岩壁上流淌,為空間注入一股沉穩且雋永的氣質。

電視下方懸浮式櫃體採用淺色木紋,線條簡潔、收邊俐落,讓視覺焦點更加輕盈不厚重,同時巧妙收納影音設備與線材,兼具機能與美觀。

兩側嵌入式展示燈櫃以淺木色系包覆,內嵌光源柔和洗牆,不僅在夜晚成為最溫柔的背景燈,也猶如舞台側幕,低調襯托每一件收藏與生活細節。展示櫃採透明玻璃隔層,層層光影如同時間的堆疊,使每一件物件都能自成故事,靜靜發光。



電視牆右側延伸至黑玻收納櫃,是源自舊屋時期的裝潢,在斟酌結構與功能後,設計師選擇予以保留,經由細膩調整與重新包裝,門片向外位移的同時,不僅延展了使用深度,同時達成量體連貫的整合效果。這不只是設計語彙上的串接,更是一段對於舊物與新境的詩意過渡,舊有記憶被巧手延續,如同時光中修補的一頁詩箋,再次閃耀。


透過柔和色調與俐落線條,構築出一種安靜且富有層次的現代美感。整體以米色調與輕淺石紋鋪陳,延伸出一種溫潤、乾淨卻不冷冽的氛圍。黑色餐桌的材質對比,讓空間在低調中仍保有質感張力,展現出如同詩意裡的留白,內斂卻不單調。弧形牆面與穿透設計不僅延展了空間視覺感,也讓動線與光線更為靈動、流暢,創造出開放卻具分界的空間語彙。


– Multi-purpose Room –
多功能室:優美弧形綻放溫潤氛圍,圓弧勾勒的詩意日常
多功能室隔牆以木作弧線結構與鋼化玻璃共構而成,線條柔和如水流穿石,讓區域分界不顯銳利,視覺通透延續整體空間的開闊感。


玻璃轉角與牆面造型皆以圓弧收邊處理,不僅是形式的優雅延伸,更為安全與人性化細節增添暖意。


推開白色鋁框玻璃滑門,彷彿掀起一道溫柔的光幕,迎來的是一間通透而靜謐的小宇宙。這處多功能室,如同家中的第二心臟,靜靜跳動著孩子的笑語與未來的無限想像。以淺奶色乳膠漆作為基底,牆面輕柔地接住光線,像曬過陽的棉被,蓬鬆卻不炫目。

多功能室內部巧妙整合原始格局中的畸零空間,設置系統衣櫃與開放展示層架,白色與淺木紋的組合不僅視覺輕盈,也放大了空間感受,無論是收納童玩、書籍或日後轉作書房與客臥,皆能靈活應對。牆面上的插座配置也預留未來彈性佈局的可能,如同為生活鋪好一張未完成的樂譜,等著每個階段的旋律去填滿。


如今它是孩子嬉戲的樂園,明日可能成為沉思的書房、來訪的客房,甚至是主人的秘密工作室。這間多功能室,不僅是一方空間,更是一種生活的留白,是時間給家的餘韻與厚度。
– Storage Room –

儲物間:可藏可現的收納空間,是生活留白的頁角
這處玄關櫃後方的開放空間,原先作為書房使用,如今在格局重新調整後,被賦予了更靈活且實用的角色:多功能儲物間。
透過設計師巧妙地引入可折式白色美耐板木作門片,使這個空間能在「開放」與「隱藏」之間靈活切換。當門片收起時,整面潔白平整的牆面與周圍空間完美融合,不僅維持整體視覺的簡潔,也讓空間感延展;當門片打開時,裡頭則可配置角層架等收納設備,成為家中彈性儲物的最佳支援。



儲物間的設計不僅止於功能,更是保留了一份對未來的彈性與想像。玄關櫃背面清爽的木紋搭配低彩度的烤漆玻璃牆面,不僅形成一個視覺溫潤的轉角,更是孩子未來能自由塗鴉、遊戲的小天地。這樣的留白設計,為生活預留了餘裕:無論未來需要的是一座迷你溜滑梯,或是一張可供閱讀與創作的小書桌,這片空間都已悄悄準備好。
– Dining Room & Kitchen –
餐廳與廚房:在料理與共享中,編織素淨純粹的悄聲對話
開放式廚房與餐廳空間,以簡潔俐落的設計語彙,營造出現代與沉靜並存的氣息。純白櫃體與牆面石紋相互映襯,讓整體視感更為清透,彷彿為每日的料理與對話鋪陳出一幅乾淨純淨的畫布。

像是一首被緩緩演奏的低音旋律,深色石紋的長餐桌,在溫柔背景中劃出一筆穩重又優雅的重音,寧靜、理性,卻藏著生活溫度。這裡不僅是料理與進食的場所,更是家人情感匯聚的日常場域,乾淨中帶著深情,俐落中藏有餘韻。


設計美學上,廚房以純白為基底,搭配淺木紋地板,彷彿清晨初白的曙光灑落在湖面,二字型廚具順著空間軸線鋪展,左側為洗滌區,右側為備餐烹調區,動線清晰俐落,精準回應每日料理的節奏與儀式感;無手把的櫃體設計如白瓷般細緻平滑,柔化視覺重點,將焦點留給光影的流轉與日常的溫度,呈現出淡雅且具有延伸感的空間氛圍。

檯面皆採用人造石材質,具有優異的防污與耐磨性。機能性方面,洗滌區與爐灶區各自獨立但不失聯繫,內建洗碗機與抽油煙機整合於櫥櫃中,讓視線與動線皆無多餘干擾。

中島結合水槽功能,使料理動線更加順手,開放式的圓角層板可收納常用杯盤,呼應餐廳的生活感,同時也讓空間更顯輕盈。
– Mater Bedroom –
主臥室:圓弧天花與米白光暈溫柔包覆每一夜沉靜
主臥延續整體空間溫潤的色調基調,以奶白與米灰色交織出一抹柔霧氛圍,像是午後陽光落下的輕紗,包覆著居者的心緒。天花特別以弧形修飾轉折,使空間線條更顯溫潤圓融,搭配隱藏燈帶柔和釋放光感,無需明亮直照,便足以在夜晚營造安定氛圍。


床頭櫃系統延續色彩的清爽克制,上櫃以白色門片修飾量體,下方預留開放櫃格,不僅可放置眼鏡、手機等日常小物,也讓收納與使用更加就手。開放格的存在,在純粹面體中創造視覺呼吸節奏,使機能與美感相得益彰。

床尾轉折進入書桌區,將日常的工作與閱讀整合於一隅。桌面採米色系統板溫潤呈現,背板則選用大理石紋系統板,帶來一抹天然質感,與書桌上方懸吊櫃形成俐落結構。旁側展示櫃採開放設計,搭配嵌入式鋁槽燈,讓擺放其中的每一件物品,不論是書籍、旅途紀念,或是簡單的一枝花,都能成為空間情緒的延伸與主角。

這是一個屬於大人感的臥室配置,在溫柔色系與理性線條之間,穩穩承載生活秩序,也給予身心最柔軟的沉澱與回歸。
– Walk-in Closet –

更衣室:在寸寸之間構築完整的美與機能
在床頭牆後悄然展開的,是一處宛如繭中天地的更衣室。透過精密的格局規劃,讓小小主臥之中仍能綻放出完整機能的ㄇ字型動線,不僅回應收納需求,更形塑了一種專屬於居者的生活儀式感。

空間採用清爽柔和的白色與米色作為基底,恰如其分地映襯出衣物與飾品的主角地位。整體材質搭配霧面質感系統板,避免光線反射造成視覺壓迫,在這方寸之地中保有極高的視覺舒適度與親密感,彷彿為日常留白,讓生活的細節得以靜靜展開。

沿著動線深處,是一座量身訂製的梳妝台。鏡面邊框嵌入鋁槽燈條,燈光溫潤如晨曦微光,不僅襯托出面容細節,也營造了化妝與保養時的靜謐氛圍。這不只是一張桌子,而是一個每天與自己對話的舞台。

側邊沿著兩側牆面規劃完整收納,豐沛的掛衣空間、安放各種包包的層板、收納衣物的抽屜,如同條理分明的衣櫥交響曲,每一件物品皆有歸屬,每一次取用都簡潔有序。

在這裡,空間不再只是收納的容器,而是一種體現個人風格與日常儀式的私密場域。如同晨間一段輕柔的前奏,也如夜晚卸下繁華前的尾奏,更衣室是專屬於屋主的寧靜內核,一日的起落,皆從這裡開始,也在這裡歸於安定。
PIIN品設計成立至今擁有3,000+空間設計實例,可為您的需求與喜好量身設計規劃,不論是現代極簡、日式侘寂、低調輕奢,多樣化的色彩應用及材料搭配建議,更提供一年保固與終身保修服務,歡迎您來訊洽詢,與您共同打造心中一百分的居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