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牆壁裂縫一定要修嗎?從裂縫位置和寬度判斷安全性👨🏻🔧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帶,地震活動頻繁,近年來亦曾發生高樓傾毀等重大災害,對住宅結構安全產生高度關注。許多屋主在地震過後發現牆面出現裂縫,常會詢問這是否影響居住安全。
實際上,不同型態與位置的裂縫,所代表的結構意涵不盡相同,部分情形可能僅為表面裝修層龜裂,但也有裂縫需即刻評估並處理,PIIN品設計來分享如何判斷家中的裂縫,以避免潛在風險擴大。
📖 延伸閱讀:又地震了!家裡有地震包嗎?緊急避難包內容物要有哪些?

這樣的裂縫能自己修補嗎?
讓PIIN來教大家判斷吧!

如何評估住家出現的裂縫安不安全?
1. 了解家中牆面差別
▌結構牆:建物的主要承重耐震的結構牆,不可拆除、移動
建築物中的結構牆可分為承重牆與剪力牆,兩者皆屬於不可拆除的主要結構體,對整棟建築的穩定性有直接且關鍵的影響。
- 承重牆 : 支撐建築物及設備重量的垂直載重力,不能拆除或開窗開洞,會影響整體建築物的結構,造成倒塌風險。
- 剪力牆 : 可簡單理解為抗震牆,作為建築耐震的核心,承受大部分建築物的水平力,設計上需經結構技師計算後設置,亦不可拆除移動。
▌ 非結構牆:規劃格局用的牆面,可彈性調整
建築物中非結構牆即為沒有承重能力的牆。一般常見有磚牆或是輕隔間牆,無承重能力,可視格局調整,在相關專業人員評估後拆除。
📖 延伸閱讀:1分鐘瞭解隔間種類,選對最符合需求的隔間牆

2. 牆面裂縫大小與狀態
▌ 表面性裂縫:油漆、塗料乾縮,不影響結構安全
牆面若出現片狀剝落或表面裂痕,常見原因之一是油漆或塗料因乾縮所導致,這類情況稱為乾縮裂縫。許多油漆牆面在使用一段年限後容易出現剝落,屬於正常的材料老化現象,通常不影響建築結構的安全性。
➠ 可自行以油漆批土方式補強即可。


▌ 結構性裂縫:超過0.3mm就要注意 ⚠️
只要裂縫發生在樑、柱、牆面或門窗框等結構關鍵部位,且寬度超過 0.3mm,就應提高警覺。這類裂縫通常代表混凝土已產生不連續,無法有效傳遞應力,進而削弱建築的整體耐震能力。
此外,空氣中的水分也可能沿裂縫滲入結構內部,導致鋼筋鏽蝕,進一步影響結構安全。
特別是在樑的側面觀察時,若發現裂縫長度已超過中性軸(約為樑高的一半),更需留意是否已有結構損傷的跡象,建議儘早由專業人員進行評估與處理。
➠ 需要請專業的土木結構技師或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檢測評估,並進行結構修復,否則日後危險性將累積增加。





3. 觀察裂縫出現與變化速度
如牆上裂縫出現劣化的情況,需盡速尋求相關專業技師或人員協助,提供解決方案並即時補強。

牆壁裂縫該如何修補,或該找誰求助?
狀況一 ⚠️ 非結構牆面出現的表面性裂縫
以油漆批土方式補強,可至油漆行或五金材料行購買材料自行修補。過程可能出現粉塵,且修補劑多為鹼性材質,建議配戴手套、口罩施作。
✎ 準備工具:刮刀、批刀、砂紙、 鋼絲刷。
✎ 修補材料:室內牆壁用的補土、石膏粉、原牆壁同色油漆。
步驟教學
- 牆面清潔,以刮刀剷除牆面凸起物,保持室內通風。
- 混合補土與石膏粉,補土與石膏粉依據2:1混合。
- 將適量補土的材料擠在刮板上,以掃刮方式將材料填到裂縫補平。每次塗刷時不可太厚或太薄。
- 重複施作2-3次以確保牆面完全平整,且每次批土後須等到完全乾燥、硬化,才能再進行下一次填補。
- 第二次填補批土後可能牆面會有不平整的情況,可以用砂紙將其磨平。
- 上油漆前,先以紙膠帶或報紙保護可能不小心塗到的區域,如插座、牆與地板接縫處、地板。
- 上油漆時,須等批土完全乾燥且平整才能進入這個步驟。
- 建議上兩層油漆,第一次油漆後確認乾燥,間隔10-30分鐘後再上第二層油漆較為妥當。


狀況二 ⚠️ 裂縫發生在結構牆
裂縫寬度超過0.3mm或梁面裂縫長度超過面寬的一半,都有可能是結構已經受損。
建議聯繫土木技師公會尋求專業的土木技師或結構工程專家進行詳細評斷,提供解決辦法或是修補方案。
PIIN品設計 多年實務經驗╳專業規劃安心住宅
PIIN品設計成立至今擁有3,000+空間設計實例,可為您的需求與喜好量身設計規劃,不論是現代極簡、日式侘寂、低調輕奢,多樣化的色彩應用及材料搭配建議,更提供一年保固與終身保修服務,歡迎您來訊洽詢,與您共同打造心中一百分的居家空間!
所有PIIN品客戶皆享有售後服務,無論是漏水修繕、牆面修補、或是地板更換,都歡迎與設計師聯繫,我們會盡快安排專業人員協助您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