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危機!裝修完才發現蛀蟲入侵怎麼辦?專家教你補救方法
隨著春天到來、梅雨季報到,緊接著潮濕炎熱的夏季也將登場——正是白蟻、蛀蟲最活躍的時節!喜歡藏匿於潮濕陰暗的角落,從天花板、牆面到木地板,無一不是潛在的入侵路徑。
到底這些看不見的蟲害,從哪裡來?什麼時候除蟲最有效?就讓 PIIN 一次告訴你,如何守護你的美好新居!

🐛 為什麼木作會成為蟲害溫床?
現代裝潢重視環保與無毒安全,因此普遍採用低甲醛、未經藥劑處理的木材。雖然對人體更友善,卻也因此降低了防蟲能力,讓白蟻、蛀蟲更容易潛伏其中。
如果在裝潢初期未進行防蟲處理,日後就可能出現結構受損、家具遭破壞等問題。
蛀蟲怎麼進入家中?三大常見入侵路徑
1. 從窗戶飛入室內
蛀蟲成蟲會趁著開窗透氣的時候飛入,尋找木作築巢、產卵。
2. 藏在木材本身
若建材在出廠前未經完整防蟲處理,蟲卵可能早已潛伏其中,裝潢完成後才逐漸孵化、擴散。
3. 來自社區其他空間建材
特別是共用空間如電梯、梯廳,或搬運傢俱時,也可能無意間帶來蟲害。
如何發現蟲蛀跡象?掌握這兩個觀察重點!
細節一:木作表面出現 1–2mm 小圓孔
這些小孔可能是成蟲從木材內部鑽出的通道,排列方式可能規律也可能零散。常見於牆面、櫃體、地板等處,尤其天然木皮或實木材質最容易中標,是粉蠹蟲等木材蛀蟲活動的典型痕跡。


細節二:牆角或縫隙出現細碎木屑
蛀蟲大多在夜間活動,雖不易直接察覺,但牠們蛀蝕後遺留的細小木屑就是明顯線索。這些木屑常散落在牆角、櫃內、地板邊緣,外觀像灰塵卻帶有纖維感,是蛀蟲入侵的早期警訊。


除蟲的最佳時機:裝潢「前」還是「後」?
在裝潢過程中,什麼時候除蟲最有效?多數人常忽略這個環節,直到木作出現蟲洞、粉屑,才驚覺蟲害已經悄悄蔓延。 以下兩個關鍵時機,讓你掌握防治黃金期,預防永遠勝於補救!
裝潢「前」: 木作完工後立即預防性除蟲
✅ 好處:
- 藥劑能確實散佈在木作的各個角落,強效滲透、全面防治,大幅降低日後蟲害風險
- 避免藥劑接觸家具或生活用品,使用環境更乾淨、安全
⚠️ 小提醒:
- 屬於額外施工項目,需事先安排並預留防蟲預算
裝潢「後」:有發現時再進行除蟲
✅ 好處:
- 可視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除蟲
⚠️ 小提醒:
- 除蟲藥劑可能會接觸家具、牆面或地板,需額外保護或清潔
- 多數情況需鑽孔噴藥,若表面材質特殊,還可能增加修補成本
- 若蟲害藏匿於木作連接處或轉角獨立區,處理上較困難,甚至難以完全清除
專家建議:防蟲如買保險,裝潢中期開始做,早做早安心!
裝潢是一項大工程,而防蟲是守護居家品質不可忽略的關鍵細節。若預算允許,建議在木作完成、進入油漆前這個階段,進行全面防蟲處理,可有效延長木作壽命,降低未來維修風險。
特別是大量使用木作裝潢的空間,更應加強防護,未雨綢繆。與設計師討論施工安排時,討論規劃防蟲對策,讓安心從源頭開始!


常見室內使用木地板,溫潤清新的自然木質,需要事先預防蛀蟲的危害。

轉角處以木工包覆,以優美曲型將空間串聯,獨立製作的圓弧邊角,將增加後期除蟲的困難度。

量身訂製的化妝桌以圓弧收邊,兼具安全實用的精緻美學,也須預防保護。


弧形天花板精美工藝,大多數天花板都以木作封板,因範圍較大而不易察覺。


木作電視牆與特殊塗料的藝術紋理,如後期需要鑽孔除蟲,恐會產生額外的修補費用。

以木作弧形與長虹玻璃打造線條層次的隔間拉門,也可能成為蛀蟲的啃食範圍。
⚠️記住——防蟲永遠比除蟲來得省時、省錢、省心!
PIIN品設計成立至今擁有3,000+空間設計實例,可為您的需求與喜好量身設計規劃,不論是現代極簡、日式侘寂、低調輕奢,多樣化的色彩應用及材料搭配建議,更提供一年保固與終身保修服務,歡迎您來訊洽詢,與您共同打造心中一百分的居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