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IN品設計台中總部

– Project Credits –
Architect / Interior: PIIN Design
Project: PIIN Design Taichung Headquarters
Location: Taichung, Taiwan. 台中市南屯區龍富七路118號




– Project Overview –

建築定位|框景・留白・光影,讓建築回到日常
以「框景、留白、光影」為核心語彙,在克制的線條與比例之中,將品牌的專業與親和轉化為一座會呼吸、能對話的建築。第一眼所見,是以灰色石材勾勒的大框構,像為城市拉出一座空中的門廊;它不只是造型,更把上層露台、半戶外廊架與室內空間整合為可聚可散的交流場域。與之相襯的純白量體則刻意內退,形成陰影縫與漂浮感,讓厚實的結構在視覺上更為輕盈,並以恰到好處的比例,回應街廓的尺度與節奏。

設計理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A brand distilled to a single stroke—the 口 that welcomes.
立面的白色框形量體,不只是立面造型;它是把品牌「品」字拆解到最小語素——「口」——並以建築語言重組的結果。這個「口」同時承擔兩個向度:外在向自然與城市學習(外師造化),內在回到品牌初心與使用者感受(中得心源)。


以「外師造化」讀取基地所在的城市紋理:天光從東西移動、風在街廓間穿行、樹影在四季裡交換表情。立面的大框構像是替天空設下的取景框,把日照與雲影納入日常;退縮的白色量體則在光線與陰影之間保持呼吸,讓建築在城市裡看來輕盈不迫。垂直格柵與深窗控制眩光與熱負荷,凹陽台和露台把自然帶到視線可及之處,構成一張立體的微氣候網。這些不是單一造型,而是對光、風、雨與綠的順勢配置——以自然的法則,決定空間的表情。

其次,我們以「心源為本」校準建築的內在秩序。到達動線被鋪陳為一段有節奏的體驗:由街角的品牌標識引導視線,穿過退縮門廊的灰空間,進入透明而溫潤的迎賓層,讓每一次抵達都被善待。灰石構成穩定的外框,對應品牌的專業與可靠;純白牆面留下充足呼吸,承載光影的細微變化;深色金屬如同低音部,讓立面的節奏更為凝聚。近觀之處,我們以陰角、線腳與窗洞內緣的精準收邊,讓光線在表面上輕輕流動,遠看純淨、近看有溫度。
– Design Highlights –

材質與色彩語彙|灰 × 白 × 深金屬的穩定三重奏
外牆以霧面灰石對應品牌的專業與可靠;純白牆面留下充足呼吸,承接光影的細微變化;深色金屬格柵像低音部,讓立面節奏更凝聚。轉角採微弧收邊與精準陰角處理,遠看純淨、近看有溫度。

品牌精神的建築轉譯|以「口」為取景框,自然成為共同立面
白色「口」字框向外學自然、向內安放初心;灰石大框與節奏化立面將專業、秩序與善意落在可感知的尺度裡。建築於是成為一個願意與城市對話、也能承載創作日常的品牌容器。

體驗動線|光、風與綠的被動式思維
深窗與退縮陽台降低日照熱負荷,格柵在西曬與轉角面抑制眩光;一樓門口抵達被設計為三段式:街角識別 → 灰空門廊 → 迎賓層。室內外以露台、陽台無縫銜接,形成多節點的協作動線。
– Planning & Circulation –

Ground floor|前場—中場—後場的有序流動
抵達與導引:城市→門廊→前場
入口沿斜向立面打開,形成可視且不直視的進入角度,保留隱私。入口前的外部轉折步道與玻璃界面,提供緩衝節點(雨遮、等候、導視),將路邊動線自然導入建築內部的主軸。
三段式公私分區:前場(公共)→會議室(緩衝)→工務辦公(私域)
前場=開放式可變空間:作為「城市客廳」,平時接待/展示;活動時清空即成為講座、發布會場。
中場=會議室:置於軸線正中,作為聲學與視線的墊層,把公共熱度與後場專注分隔開來。對前場有半透明或可開合的界面(建議:滑門/折疊門),視情境調整互動程度。
後場=工務辦公室:位於最深處,避開正面人流,專注度最高。日常工務運作不受前場活動干擾。
一樓平面以「前場—中場—後場」鋪排了清晰的人流與工作流:入口斜向導入、前場可變、會議室緩衝、服務核心就位、後場專注。它把公私分區、聲學控制、導視與維運效率統合在同一條主軸上:日常從容、活動有序,真正做到「看起來簡單、用起來高效」。

Second floor|專注辦公 × 玻璃會議 × 材料實驗場
動線總圖:單一主軸、雙向分流
以樓梯/電梯旁的服務核心為起點,動線沿建築長向展開,形成清楚的前場(設計師辦公)—中場(共享/會議前廳)—後場(玻璃會議+材料庫)。訪客自核心右側抵達,可不穿越設計席,直接被引導至中後場開會。
前場專注辦公帶,雙排專屬座位面向主軸排列,通道在兩側與中段貫通。中場玻璃帷幕會議室,置於軸線端點,成為視覺端景。玻璃會議室背後即為材料樣品區,形成「樣品取用→會議展示」的最短路徑。
二樓以服務核心為樞紐,建立了專注辦公—共享緩衝—會議展示—材料後勤的一條龍動線:訪客不干擾、內勤高效率;光、聲、風與收納皆沿動線被精準配置,是明快、可快速切換情境的設計工作樓層,讓創意與專業在最合適的節奏裡流動。

Third floor|中島餐敘 × 自由曲線
前段為弧形沙發+鬆座,適合寒暄與咖啡;中段留出彈性空地,可站立交流、臨時擺設或移動高桌;後段配置中島廚房與高腳座,滿足餐敘、試菜、品酒與小型示範。三樓以中島為舞台、曲線為語法,把餐敘、展示與交流收進同一條舒緩的動線裡,讓每一次相遇都自然發生。

以簡御繁的長久耐看
Great form, lightly seen; great comfort, quietly made.
PIIN品設計台中總部以「框景 × 留白 × 光影 × 綠意」為語法,讓外觀在克制中耐看、在日常中發聲。白天,它以取景的「口」納入天光與綠意;夜晚,則以柔和亮度回敬街道。內部僅以清楚分區支撐外觀氣質——一樓開放、二樓專注、三樓交流。這是一座不喧嘩、卻長久可讀的建築,讓設計回到生活,也讓城市在此被溫柔地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