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太吵啦!想降低住家環境噪音該怎麼解 🧨 隔音材質及工法懶人包

腳步聲、小孩跑跳、推拉桌椅、水錘效應、關門聲、街上汽機車聲響⋯⋯,回到家想要放空,四面八方都傳來噪音,很簡單且不過份的需求,但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種奢求。
在居家裝修室內設計時,PIIN品設計教你如何觀察噪音來源,並在選材以及工法上花點心思,給自己安靜的生活品質,減緩居家噪音汙染。
🔍 噪音如何來?先了解各種聲音傳遞的可能
地板、天花板
桌椅推拉的聲響、走路蹬腳後跟、小孩或寵物跑跳聲,都是透過上下層的樓板傳遞,有時在家中聽到上方發出的噪音,其實不一定是樓上發出的,有可能是樓上、樓下,也可能是隔壁,甚至也有可能隔著幾個樓層,主要原因就是共振效應。

壁內管線
住高樓層最常見的「水錘效應」,抽水的管路內水流速急速變化,使管內水壓突升或突降而產生如錘擊的噪音。在住家發生時,除了管線壽命受到影響,其噪音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常會讓人誤以為噪音是鄰居製造的。
隔間牆
牆壁是隔音的根本,傳統老房子多採用紅磚牆,隔音較輕隔間佳,傳統紅磚牆具有成本低、隔音與良好的防水、防火性。
不過隨著新型住宅的戶數、樓高需求,重量較重的紅磚牆對建築結構造成負擔,在地震時容易產生不規則裂縫,抗震成本較高,也容易龜裂、壁癌、埋管困難須事後挖鑿等,因此現在室內空間大多以輕隔間取代傳統紅磚,這也是新型住宅隔音較差的原因。

門窗縫隙
若要阻絕空氣傳導的噪音,例如街道汽機車喇叭聲、室內的客廳電視音量,獨立空間中的門窗就不能留太多縫隙。

🧑🏭 常見的隔音材質有哪些?
隔音需求(阻絕音量的程度)依照屋況、實際格局、預算、用途進行客製化。
對應不同噪音有不同解決方案,選用的材質、搭配工法也大不相同,加上每個人聽覺的敏感度不同,一般居家隔音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是一種可點到為止、也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的工程。
- 隔音墊
隔音墊是用橡膠、高分子材料等為製造而成的高密度建材,透過隔音墊以及聲波傳導阻隔技術達到有效的降低外在聲音。
在家居裝修中可以用來做牆體隔音與天花板隔音,達到1=1>2的效果;鋪設於天花板時必須特別留意每塊隔音墊都必須重疊、不可以露出縫隙,才能達到優秀的隔音效果。
- 吸音板
吸音板同樣屬於高密度材料,大多數是採用聚脂纖維經過熱壓而成,主要用在牆壁面,藉由多孔隙的結構將聲音吸收削弱、不讓聲音反彈造成回音效果。
- 吸音棉
吸音棉可以分為:聚酯纖維吸音棉、以及玻璃纖維棉。
玻璃纖維吸音棉比較不環保,聚酯纖維吸音棉則環保、可回收重復利用,單價便宜也容易取得,常用在隔間中作為隔音材料。
🧱 對症下藥,選對工法與材質做隔音
天花板
選用專業的隔音材料,採用懸吊式吊頂結構+隔音棉,中斷聲音直接傳導。
若要要達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將隔音棉升級為隔音墊,也有在角材加裝隔音墊的做法。鋪設隔音墊時更要留意每一塊都要交疊相黏,採用多層次的方式,徹底解決聲音問題。

地板
如果採用的是建商標配的磁磚,因應隔音新法,除了RC樓板厚度達標,部分建商會在鋪設地磚前,加設隔音墊、橡膠墊等材料阻隔聲音傳遞,中間再以PC泥作黏合。
如果是鋪設木地板,可先舖上隔音地墊,利用其中的多層結構緩衝聲能,減少木地板產生的聲響。工法建議平舖或直舖,會比架高的木地板更為密合,減少異音。


可以在時常需要移動的椅腳、桌腳下鋪地毯,或裝上椅腳靜音套/保護套,減少聲響。





管線
水管外層包覆隔音與吸音材質,更進一步可以於PVC水管上,利用多層次的隔音包裹,空氣層、隔音墊、木作隔板,大幅度解決管道噪音。

隔間牆
在輕隔間雙層石膏板(或矽酸鈣板)加入吸音棉、隔音墊、隔音毯,可以避免聲波穿透牆面;在牆壁表面裝飾的部分,也可以使用壁紙、壁布、繃布,降低聲波在空間中來回反射的低頻震動。
📖 延伸閱讀:1分鐘瞭解隔間種類,選對最符合需求的隔間牆


門片
平開門比起推拉門的隔音效果較好,門板的品質挑選更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門內芯的密度越高,重量越沉、門板越厚,搭配門縫條的使用,讓門的隔音效果越好。
📖 延伸閱讀:老屋翻修門窗要換嗎?5大關鍵判斷與設計建議一次看懂



窗戶
普通單層玻璃無法阻隔聲音傳導,加裝「隔音氣密窗」可以有效降低室外噪音,雙層真空玻璃抽掉中間層的空氣,也阻隔了聲音傳播。

窗簾使用布簾、蜂巢簾可減低部分外部聲音干擾。



🎶 和PIIN品設計一起規劃值得期待的明天

美好的生活就從無可挑剔的室內規劃開始。
PIIN品設計成立至今,擁有3,000+空間設計實例,可為您的需求與喜好量身設計規劃,不論是現代極簡、日式侘寂、低調輕奢,多樣化的色彩應用及材料搭配建議,更提供一年保固與終身保修服務,歡迎您來訊洽詢,與您共同打造心中一百分的居家空間!
📖 延伸閱讀:室內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包含哪些?設計費高低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