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Floating Menu Green
Book Floating Menu Green

牆壁裂縫什麼程度要處理?都是地震惹的禍?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地震頻繁,甚至發生住房大樓倒塌令人擔憂,許多客戶都經常詢問家中牆壁上出現的裂縫是否有住家安全疑慮?怎麼樣的裂縫是需要立即處理的?以下幾點簡單判斷,讓居住更安全舒適。

這樣的裂縫能自己修補嗎?
讓PIIN來教大家幾種簡單方法判斷吧!

04

如何評估住家出現裂縫安不安全?

1. 簡單了解家中牆面差別

▲ 結構牆

分別為承重牆與剪力牆,都是結構體不可拆除的部分,會直接影響整體建物。

  • 承重牆 : 支撐建築物及設備重量的垂直載重力,不能拆除或開窗開洞,會影響整體建築物的結構,造成倒塌風險。
  • 剪力牆 : 可簡單理解為抗震牆,作為建築耐震的核心,承受大部分建築物的水平力,設計上需經結構技師計算後設置,亦不可拆除移動。

▲ 非結構牆

一般常見有磚牆或是輕隔間牆,無承重能力,可視格局調整,在相關專業人員評估後拆除。

封面

2. 裂縫大小與長寬度

▲ 表面性裂縫

僅出現在牆壁表面,可能為油漆或塗料乾縮造成,稱為乾縮裂縫,不影響結構強度。 ➠ 通常以油漆批土方式補強即可。

▲ 結構性裂縫

發生在柱梁牆版的裂痕,若裂縫寬度超過0.3mm代表混凝土材料不連續,無法傳遞應力,造成耐震力降低。同時裂縫也會讓空氣和水氣滲透,造成鋼筋生鏽,會威脅到建築的穩定性。 梁的側面觀察,如發現有裂縫且長度超過中性軸(約面寬的一半),則也可能是結構已經受損。

➠ 需要請專業的土木結構技師或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檢測評估,並進行結構修復,否則日後危險性將累積增加。

3. 觀察裂縫出現與變化速度

如牆上裂縫出現劣化的情況,需盡速尋求相關專業技師或人員協助,提供解決方案並即時補強。

05

牆壁裂縫該如何修補,或該找誰求助?

狀況一 ⚠️ 非結構牆面出現的表面性裂縫

以油漆批土方式補強,可至油漆行或五金材料行購買材料自行修補。過程可能出現粉塵,且修補劑多為鹼性材質,建議配戴手套、口罩施作。

✎ 準備工具:刮刀、批刀、砂紙、 鋼絲刷。

✎ 修補材料:室內牆壁用的補土、石膏粉、原牆壁同色油漆。

步驟教學

  1. 牆面清潔,以刮刀剷除牆面凸起物,保持室內通風。
  2. 混合補土與石膏粉,補土與石膏粉依據2:1混合。
  3. 將適量補土的材料擠在刮板上,以掃刮方式將材料填到裂縫補平。每次塗刷時不可太厚或太薄。
  4. 重複施作2-3次以確保牆面完全平整,且每次批土後須等到完全乾燥、硬化,才能再進行下一次填補。
  5. 第二次填補批土後可能牆面會有不平整的情況,可以用砂紙將其磨平。
  6. 上油漆前,先以紙膠帶或報紙保護可能不小心塗到的區域,如插座、牆與地板接縫處、地板。
  7. 上油漆時,須等批土完全乾燥且平整才能進入這個步驟。
  8. 建議上兩層油漆,第一次油漆後確認乾燥,間隔10-30分鐘後再上第二層油漆較為妥當。

狀況二 ⚠️ 裂縫發生在結構牆

裂縫寬度超過0.3mm梁面裂縫長度超過面寬的一半,都有可能是結構已經受損。

建議聯繫土木技師公會尋求專業的土木技師或結構工程專家進行詳細評斷,提供解決辦法或是修補方案。


PIIN品設計提供客戶全面的裝修售後服務

無論是漏水修繕、牆面修補、或是地板更換,都歡迎與設計師聯繫,我們會盡快安排專業人員協助您修復喔!